
世紀之交后不久,“無麩質”這種概念被引入食品配方。今天,無麩質是需求增長最快的食品配料之一。無麩質食品和飲料市場將比預期有更快速的持續(xù)增長。在澳大利亞,盡管同款產品都不含麩質,但貼有標簽的那款往往售價都會比較高。
雨果網從《澳洲新快網》4月28日的報道中獲悉,消協組織“Choice”進行的一份調查發(fā)現,消費者通常會高價購買貼有“無麩質”(gluten free)標簽的食品,即使同樣的食品也可以以低價買到。這份調查還發(fā)現,比起麩質食品來,無麩質食品可能含有較高的脂肪和較低的蛋白質及纖維。
麩質是一種在谷物比如小麥和大麥中含有的蛋白質,有1%的人可能因食用麩質食品導致腸道損傷,不過越來越多的人食用無麩質食品是為了減肥。Choice對超市貨架進行的調查發(fā)現,一些天然無麩質的食品比如大米,外包裝的顯著位置被貼上“無麩質”標簽后價格就能賣到兩倍。Choice稱這種營銷和定價策略帶有“欺騙性”
在這份名為《無麩質標簽大敲竹杠》(The Great Gluten-Free Rip-Off)的調查報告中,Choice稱使用“無麩質”標簽創(chuàng)造了一個與“有機”及“低脂”標簽類似的市場“光環(huán)”。報告表示這一光環(huán)還被用來推銷“無麩質”土豆片,這些貼了“無麩質”標簽的土豆片價格大約在2.54元/100克,比同樣不含麩質的普通土豆片高40%。Choice還發(fā)現一家公司以2.49元/100克的價格出售其貼了“無麩質”標簽的米果,相比較而言,其“普通”米果的價格僅為1.99元/100克,同樣不含麩質。這一報告稱有時“有些產品跟其他產品幾乎毫無區(qū)別,它們價格高僅僅就因為貼了無麩質標簽”。
Choice也提醒人們無麩質產品并不一定能“幫助減肥”。調查發(fā)現某品牌“無麩質”巧克力松餅不僅僅價格是普通產品的五倍,其飽和脂肪的含量也比普通產品高50%,因為它需要用糖來替代含有麩質的小麥。
阿德萊德營養(yǎng)學家希爾(Anji Hill)稱“唯一需要警惕食物含有麩質的人是患有腹腔疾病的人”,產品的成分列表上都含有這一信息。“現在有很多人選擇避免食用麩質只是因為他們覺得麩質不合適他們。但是貼有無麩質標簽的食品并不一定對人更健康?!毕柗Q那些相信麩質“不適合他們的那些人可能被誤導了”?!叭绻阌心c道問題,那么你應該去進行醫(yī)學檢查,而不是自我診斷。”希爾說。
雨果網了解到,市場研究公司稱,“無麩質”食品在2012年達到42億美元的市場份額,2008至2012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8%。 Packaged Facts 2012的年消費者調查結果顯示,18%的成年人購買或消費帶有無麩質食品標簽的食品,比2010年的15%有所增加。 (編輯:何志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