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如今YouTube平臺的品牌內容營銷中,KOL營銷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。KOL的影響力和營銷活動成為推動品牌出海的主力,能夠為品牌樹立良好的口碑。隨著海外KOL的數(shù)量越來越多,KOL之間也開始了各種內卷。作為“甲方爸爸”,選擇高端高的KOL,總沒錯吧?
然而,我們很快就會變得不著急。為什么希望達到理想的推廣效果呢?
這是因為你可能碰上了“假”KOL!他們并不完全假,他們確實也是KOL,但為了能夠提高自己的競爭力,順利獲得offer,他們會瘋狂買水。所謂“買水”,是指KOL通過某些渠道購買了粉絲量、觀看量、點贊數(shù)量或者評論。甚至有些用心良苦的“假”KOL們還會在買水后刷粉絲互動,做到一觸不茍,表現(xiàn)出自己的強大實力,同時提供看到非常理想的價格,順利吸引到金主們的關注。無論如何,我們肉眼所得到的數(shù)據(jù)都是刷出來的,實際出的情況并不理想。
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去判斷一個KOL的真性呢?關注這3點,快速判斷KOL的真假!
如果KOL(頭部KOL一次)半年內的所有視頻播放量非常近,就要留個心眼了。這個KOL很可能是其視頻批量購買的觀看量。當然,這只是初步判斷,不太準確,畢竟這可能也是他的正常觀看量。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注意下,假設該KOL每個視頻的播放量大概是1k上下,而有那么幾個特殊的視頻播放量到10K甚至更多去,這就說明或者視頻確實爆了,或者就是KOL單獨進行了買水了。
我們可以隨機抽取博主半年內的3-5個不同類型(最好含有競品)的推廣視頻,來觀察KOL與粉絲的互動情況。我們可以從以下三點判斷KOL是否進行過買水。
1.粉絲互動情況:視頻播放量大,粉絲量等級大。但是粉絲互動很少考慮?不用,基本可以斷定是刷的,只是單獨刷了觀看量,沒有同步刷互動。
2.粉絲真實性:那有觀看量,也一定有互動呢?先別開心,請先看粉絲的頭像,如果大部分頭像都是純字母類的,大概率也是刷的。
3.評論真實性:滿足觀看量和互動率,同時粉絲頭像看著也不像水軍?那就看評論內容。評論過于簡單、和視頻不相關或者清一色的情感,而且評論時間幾乎是相同的一段時間,也是基本的準則可以刷出來的。真正用心在運營的KOL是很重視和粉絲之間的有效互動的。而完全沒有和粉絲有溝通的KOL,我們就要打個問號。
那么到底互動率多少才算成功呢?這里有一份來自Modash關于不同粉絲量級的KOL互動率攻略的表格,可以供大家參考。
圖片來源:modash.io截圖
另外,有些KOL會隱藏點贊數(shù)量。記住,評論數(shù)、點贊數(shù)和粉絲量等級不成正比,這也是購買觀看量或者刷粉的行為反饋之一。
作為“金主爸爸”,在未達成合作之前,我們可以詢問KOL是否可以提供一些視頻的數(shù)據(jù)截圖作為參考。在談判的過程中,找個理由向KOL要一個到兩個你想了解的視頻的YouTube后臺數(shù)據(jù)(也可在此壓價)。當然,KOL也不一定會提供這些數(shù)據(jù),給自己拆臺。如果對方拒絕提供,也必須先入主認為對方肯定是心虛不敢提供給你看。
如果已經和KOL合作了,我們可以通過后臺的數(shù)據(jù),根據(jù)KOL的引薦/轉化是否低于基準、視頻的漲粉趨勢是否奇怪來判斷。我們可以通過一些KOL營銷管理工具來查看這個視頻的曲線播放方向,如果視頻的曲線一開始是緩慢增長,而在某個節(jié)點突然暴漲然后趨向于平穩(wěn),或者這個視頻的播放量增長是呈階梯式的,那就可以判斷KOL買水了。
(某節(jié)點暴漲)
(階梯式增長)
眾所周知,推廣效果較好的KOL定價也一定會評級,而同等粉絲量級的KOL之間,價格差一些重要的話,我們就應該留個心眼了。但也不是說買水的KOL不適合做推廣,關于這一點,我們后續(xù)將繼續(xù)為您分析。
如果想了解更多海外營銷的問題,可以在評論區(qū)留言,專業(yè)人士在線為您解答~
文章圖片來源:YouTube截圖
(來源:Kenyth)
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!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,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