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在“陪客專用口罩”之后,日本又研發(fā)出一款名可以安裝在口罩上的微型電扇,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。疫情發(fā)生至今,類似的“場景化”風格口罩也頻頻出現,如美國的“發(fā)光口罩”、印度的“人臉圖案口罩”、日本的“陪客專用口罩”等等。
一邊是海外國家在研發(fā)各種新奇特的口罩產品、擴大需求,另一邊的中國某口罩制造商卻因向美國出口約50萬個問題口罩而被美國司法部起訴,火極一時的口罩因產品質量問題再次被推上風口。
目前雖說口罩人氣熱度出現下降,但仍有不少廠商在繼續(xù)生產出口。現階段,中國口罩廠商的生存現狀如何,對海外市場的需求以及對各類風格口罩的看法是什么,接下來的布局又是怎么樣的呢?
一半的廠商口罩訂單下滑過半,36%的廠商因價格虧損“不干了”
2020年3月,既是國內企業(yè)復工缺少人手的時間又是海外疫情的爆發(fā)期,海外消費者對口罩的需求猛漲。同時,與口罩相關的防疫用品蜂擁而上,無論是原材料熔噴布還是生產機器,價格居高不下。
但隨著國內生產商、貿易商、賣家的不斷涌入,口罩產能出現過剩;另一方面,海外逐步復工復產,當地部分企業(yè)也加入生產口罩大隊,滿足當地人的需求;再者,平臺和相關部門的規(guī)范,部分不合格的廠商被市場淘汰,“口罩生意”不比往日。據廠商透露,80級以下的熔噴布價格從巔峰期的40萬/噸已經降到幾千元/噸??谡謾C也同樣經歷過山車,部分轉產口罩的廠商,陸續(xù)將之前100萬高價購入的口罩機以20萬的價格轉手。近期,在雨果網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,市場上有76%的口罩廠商并非“原裝廠商”,僅有23%是原本就生產口罩的廠商。
聯醫(yī)銷售總監(jiān)周宗武告訴雨果網,“口罩銷售價格由于原材料成本和供求關系導致的變化很大。疫情早期,不僅是熔噴布、無紡布,連紙箱的供應都受限。但目前,由于產能過剩等多方面的原因,口罩價格已經大幅度降低。原本3元的一次性口罩現在可能就1元左右,N95的價格也從20—30元降至5元?!?
如圖所示,根據雨果網6月9日的調查數據顯示,口罩價格下降趨勢顯而易見,其中降價在30%—80%區(qū)間將近一半,甚至有36%的廠商因價格虧損直接不做了。而價格降低的同時,廠商的訂單量也出現明顯下滑。如下圖所示,61%的廠商訂單量比疫情早期下滑達50%—80%。
“從近段時間來看,口罩處于降溫的過程,因為早期政府的采購、消費者恐慌性的采購都已經完成了。而聯醫(yī)過去出口口罩的銷量達到了10億個量級,近階段也下降了10%左右,但總體來看,醫(yī)療器械相關的產品增長達1000%”周宗武說道。
“口罩生意回暖”各類創(chuàng)意型口罩衍生,一天賣出2萬只
口罩經過一階段的“降溫之”后,近幾日由于海外疫情增勢不減、再度蔓延,又出現了需求上漲的態(tài)勢。雨果網了解到,目前美國仍是全球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,而巴西、俄羅斯、印度則追隨其后,有明顯的增長趨勢。近日,土耳其48省實施強制口罩令,哈薩克斯坦在5月11日解除全國緊急狀態(tài)后疫情出現明顯反彈,單日新增確診趨勢不減,表示將擴大口罩生產規(guī)模。
(圖/賣家群聊截圖)
如上圖所示,有廠商表示,由于海外疫情再度蔓延,口罩需求再次暴漲,部分賣家又開始爆單,直接甩現金給工廠下單。而當前市場上,部分國家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生活訴求,也開始生產各類創(chuàng)意口罩,例如迎合美國人愛蹦迪習慣的“發(fā)光口罩”;印度的“人臉照片口罩”,推出不到一周賣出3000個,并且還有5000份的訂單。網友表示,“再也不怕熟人戴口罩認不出來了?!?
(圖/微博截圖)
除此之外,還有日本的“夏季清涼口罩”,以游泳衣布料制成的口罩,每只含稅售價935日元(約60元),當天網上推出即售出2萬只。雨果網了解到,國內部分泳衣廠商也在利用泳衣豐富多彩的時尚元素制成口罩,銷往歐洲。夏日炎炎、高溫難耐,戴口罩實在是把不少民眾給憋壞了。為此,日本一家公司研發(fā)了一款可以安裝在口罩上的微型電扇。這款電扇由兩部分組成,分別通過磁石安裝在口罩的內外側。打開電扇后,外側部分就會把風吹進口罩里,讓人頓感清涼。據報道,這款電扇寬約6厘米,重約30克,充一次電可以運轉8小時左右,計劃于7月下旬上市銷售。
注重生活質量的日本人創(chuàng)意綿綿不絕。近日,日本某高檔酒吧與服裝廠商共同研發(fā)出一款“面紗型口罩”,旨在防止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遮住嘴部的同時,又不破壞餐飲店的陪客氛圍。據報道,該款口罩的顏色包括黑、藍、粉等,在電商網站的售價為2200—3850日元(約合146—255元)。
(圖/微博截圖)
目前,也有部分中國廠商開始根據國外消費者的需求,生產相應的風格口罩。如日本服裝品牌“優(yōu)衣庫”在當地推出的一款透氣可清洗口罩,具有干爽、透氣、可清洗的特點。新款口罩一包三個,售價990日元,約合人民幣65.5元,有三種尺寸可選,引發(fā)購買狂潮,其官網因搶購一度癱瘓。據了解,該款產品乃中國制造。
但是對于該類口罩,市場上的看法褒貶不一。在雨果網的調查數據中,有63%的廠商不考慮生產該類型的口罩,少部分處于考慮階段未執(zhí)行生產,僅有7%的廠商在生產中。周宗武表示,他們也不會去考慮生產這種個性化的口罩?!奥撫t(yī)是一家醫(yī)療器械設備耗材公司,口罩對我們來說是一種醫(yī)療器械設備,有相應的法規(guī)要求和標準。市場上的創(chuàng)意型口罩更多的是民用口罩,跟我們的定位不太匹配,不是我們考慮的范圍。”
70%的口罩被銷往美國,未來將是醫(yī)療器械行業(yè)的“黃金時代”
雖說海外消費者對口罩的需求較前一段時間有明顯的增長。但是作為口罩廠商也需合法合規(guī)生產才行,否則將面臨巨額罰款。以近期國內某口罩廠商為例,其因生產的N95口罩缺乏NIOSH批準,也未經過FDA授權,以及實際過濾效果低于最低95%阻隔率的要求,面臨著1062萬元的天價罰單。
據雨果網調查,目前的海外市場,美國對口罩的需求較大,占到70%,其次是非洲和巴西,分別為14%、8%。而在這些市場當中,美國對口罩的資質和認證的要求最為嚴格。周宗武認為,廠商如果在資質和質量方面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,貿然銷售到美國這個成熟的市場,確實容易遇到該類法律問題。像美國對資質和質量等級要求較高,適合大品牌入場;日本有自己獨立的一套體系和認證,同樣屬于一個較高等級的市場;印度市場之人價格不認質量,這幾大市場屬于不同的極端,廠商需要因地制宜。
面對美國市場的“施壓”,有17%的廠商決定繼續(xù)生產口罩,同時注意產品質量以及防止被他人冒用品牌;25%的廠商選擇換回原先的生產線,把現有的口罩庫存低價處理、將機器低價轉讓;29%的廠商在保持原先業(yè)務的基礎上,謹慎做口罩,會提前跟購買方簽好合同再生產;剩下30%的廠商則考慮轉移目標市場,比如日本、德國、非洲等地。
在周宗武看來,如果疫情的惡化程度不嚴重,下半年的口罩銷量可能還會下降,市場需求是趨于飽和的,而他們也會減少相關市場的備貨量。但是經過此次疫情,他認為,今后群眾對個人防護衛(wèi)生的重視程度會大大提升,市場的教育影響深遠,包括醫(yī)療場所對手術服的使用,會選擇一次性的耗材而不是可重復使用的材質。隨著疫情的變化,醫(yī)院將來會大量的使用和采購該類產品。對于醫(yī)療器械行業(yè)來說,未來幾年將迎來“黃金時代”,尤其是頭部的、資源比較豐富的一些大企業(yè)會帶來很好的發(fā)展機遇。
(文/雨果網 吳桂真)